前记
昨天晚上,我朗诵一首现代诗《月光下的中国》。
说实话,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在大年初一,这个全家欢庆的夜晚,忽然想到读这么一首诗。
但是我确实还是读了,而且读的热泪盈眶,我把这段录音发到了朋友圈,我说,这是一个女人心里的山河。
▲朗读,有打动人心的力量
点赞和评论的数量比平时发自拍少很多,但是其中的一条评论让我记得特深刻。
他说:“你的柔软中带着刚毅。”
就这一句话,差点给我弄哭了。
这泪点旁人看来,可能觉得很莫名其妙。
但是我懂,懂每个字背后的强撑和坚持。
▽
昨天去电影院看了电影《飞驰人生》。
这是一部需要一定年纪才能看得懂的喜剧电影,我看的心酸不已。
▲电影《飞驰人生》
我本来不想写任何影评的,因为觉得很多东西想把它私藏在心里。
然而看见豆瓣,知乎上对这个片子的评价,让我有点坐不住阵。
我是打心眼儿里的不懂,到底什么样的片子才能塞住这群屁民的口。
▲无聊的网友评论
有些人自己啥都做不明白,但是挑刺儿,特别带感,尤其是跟风挑刺。
对这类人,我是打心底里的烦。
(我发誓我没收任何钱,真的纯属看不下去了。)
电影讲的是一个名声正旺的顶级车手,因为想给儿子办学籍和户口,所以冒险参加非法赛车。
也因此,他失去了所有荣誉,包括他最宝贵的赛车手身份,锒铛入狱,名利尽失,众叛亲离。
可他的所有梦都和赛车有关。
禁赛几年后,一切已经彻底变了样子,没钱,没车,没人脉。
为了重回到赛道,他付出了他所能付出的一切,他用无数的看起来搞笑的辛酸,完成了一场对自己的交代。
▲电影路透照
抛开剧情不说,从选角和表现形式上,我就很感慨:
满身棱角的韩寒终究是被市场给“盘”了,
“盘”得更圆润了。
比起之前他导演的电影不同,这部《飞驰人生》再不是文艺片的设定了,主角也脱离了感性,文艺的特质,一跃变成了沈腾。
我不能说对韩寒了解多少,但是读过他的很多书,很多文章,我知道,他心里还是那个孤傲的少年王。
可是面对市场,面对票房,他终究还是妥协了。
韩寒在采访说自己也说,“投资压力很大,自我表达之余,还要让观众喜欢看,还不能让信任你的投资人失望。”
因此,满身叛骨的韩寒,还是从了,文艺片还是变成喜剧了,不过万幸的是,效果还好。
▲无数身份的韩寒
回归电影剧情,电影中的张弛,他是一个满身笑点的悲情角色。
他的命不好,或者说,他和所有人一样:
以为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,但是很多时候,生活是不由人的。
他曾经拥有无限荣光,但是为了走后门给孩子办重点学区的学籍户口而失去所有。
电影在介绍孩子身世的时候,采用了倒叙的方式。
我开始觉得,这个张弛也是太贪了,作的紧死的快,一切都是自找的。
然而电影放到最后,才让所有人明白,这决定性的一步,背后也都是万般无奈和苦楚:
孩子不是亲生的,是捡来的,不知道是被谁放在他车上的。
直白点说,孩子是黑户,上不了户口,更别谈什么学籍了。所以他愿意压上自己所有辉煌成绩来赌。
不是贪心的赌重点学区,而是为了给这个捡来的孩子,一个平等落户上学的可能。
▲张弛重新考驾照
你看,人生多戏谑,好多事,是算不到的,没办法的。
在低头求人得到重返比赛资格的时候,才发觉,自己作为一个专业赛车手,竟然连驾照都没有(赌车被抓后驾照被直接吊销了)。
因此他开始去驾校学车考驾照,随便一个教练员都能把他骂个一遍又一遍。
为了拿驾照,他什么气都要忍,什么话都得受。
可是就在低头哈腰的过程里,又有谁记得,他曾经是不可一世的赛车王。
从小我妈和我说,人这一辈子,从贫到富易,从富到穷难。
大家都能接受日子越来越好的情况,但是没多少人能挺过去日子急转直下的境况。
所以你能看到很多人,破产后直接疯了,死了,活不下去了。
那种心理的落差真的是承受不住的。
所有曾经哈着你,捧着你的人,忽然都背你而去,颐指气使地对你冷嘲热讽。
那种曾经花费几年几十年对人建立起的信任,瞬间就能被打破。
只有在那个时候,对人性的观察,才是最透彻的,也是那个时候,心,是最凉的。
▲人在顺境中的友谊不那么坚固
回到电影,终于拿到驾照后的张弛,不仅没车还没钱改车。
他继续求人,拉赞助,和别人讲自己这么多年的梦想和向往,可是终是无疾而终。
任凭你向往再美好,愿望再雄壮,可是别忘了:
你的愿望,也只是你的,和别人不挨着。
倒不是说谁故意使坏,而是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向往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。
他们光是活着已经竭尽全力了,自己的愿望还没有达成,凭什么,又为什么要抛家舍业,全力以赴的完成你的梦想?
电影温情的地方也在这里,全片没有一个坏人,反派,他们不过是还有自己的生活要过。
让我记忆特别深的是两处情节。
第一处是叶经理嘴上说要去马来西亚潜水度假,实际上在脏乱不堪的电梯里做帮忙按楼层的电梯工;
另一处是孙宇强为了100万的赞助,在钢管舞上大跳艳舞,与此同时,张弛唱“大哥大哥你好吗”的时候,腾格尔眼角流下的那滴泪。
▲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
其实全片的疑点也就是在于大哥腾格尔坐牢。
但是从这滴泪和片子整体“献给你热爱的一切”来看,大哥无非也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热爱。
可能大哥开始就知道自己要坐牢,可是心中那份对热爱的执着还在。
他想让人知道他从未忘记也从未放弃过热爱,所以不惜花100W在赛车服上写下女朋友的名字。
不然没有人会因为一首唱得不伦不类的歌而流泪,也没有人会因为感动。
而拿出这么多钱来,他只是想给张弛一个机会,不然光唱歌跳舞,真的不想帮你的人,是不会帮你的。
每个人,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完成自己的热爱,每个人,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,捍卫着自己仅剩不多的尊严。
在电影《飞驰人生》的主题曲《一半人生》中,韩寒写了这样一句歌词:
年少时的话,又不敢承认。
低头在人海,浮浮沉沉。
愿爱你所爱,飞驰人生。
从头到尾,电影里没有对张弛拿了冠军之后要干啥进行任何铺垫,他比赛不是为了功名,他就是憋五年了,想跑。
五年来一次次练习,在脑海里跑了无数遍山路,就是为了这场比赛。
没有为啥,纯因热爱。
毕其功于一役,死而无憾。
知乎上的一句话,我觉得写的特别好。
小孩子的童话里,故事的结局一定是英雄娶了公主,但是中年人的童话里,结局一定是英雄牺牲了自己,打爆了巨龙。
然后英雄的伙伴口耳相传,世代传颂英雄的史诗实际,后人无不称其牛逼。
“你被什么所感动,你就会为什么奉献自己。”
▲逆境中的友谊真的太珍贵了
张弛为了完成自己的向往,硬着头皮,陪着笑,做了数不清的,自己根本不愿意做的事儿。
最后,不敢说功成名就。
起码,实现过了。
走出电影院,我发朋友圈说:
“人这一生,要提前做完多少你根本不愿意做的事儿,才能有机会做上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儿啊。”
▲电影对我最大的感触就在这里
好多人在底下纷纷点赞。
可能人的一生都是在攒,像是小时候咱们集卡片似的:
攒了很多不愿意做的事儿,去换一件打从心眼里喜欢的事儿,一件一件,一点一点,一直攒……
我是和家人一起去看的这部电影,我弟弟笑得前仰后合。
转身看向我爸妈,却发现他们眼眶湿润,他们发觉到了我的目光,马上就扭开了头。
回家的路上,我爸说:
“大过年的,看这电影看的心里挺难受的,其实没啥好笑的点,都是生活里的难,难题没法解决咋办,只能换着法子,当开玩笑似的笑讲出来了。”
好多影评都在说什么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,永远不停步的追求梦想这类咋说咋对的「流行语」。
但是我总觉得,如果看完整部电影,就悟出来这点东西,那真挺俗的。
这属于没话硬找话说,强行装懂,硬性装逼,最为致命。
电影包袱很密,笑点很多,如果说前半部分,笑中有泪是因为感慨小人物的辛酸卑微,那后半部才是彻底点燃。
赛车改装的专业、巴音布鲁克的壮观,决赛最后的飞车一跃,恍如涅槃。
热爱这个词挺妖的,有的人找到了,一生难回头;有的人没找到,活成了大多数人。
人生就是这样,很多人混成了ID,少数人活成了IP。
张弛没有那么英雄附体,电影也没有那么气势磅礴,张弛最后的结局是,追了一把梦,过了一把瘾,死了。
可能是因为过年,不想让大家太压抑,电影对张弛的死,表达的很克制。
他最后赢了比赛,破了记录,冲出了赛道,掉进了悬崖,结尾他的儿子小张飞说:“heros never die”也验证了这一点。
这是他对他父亲的话,同样的,电影彩蛋中,开赛车的张弛为了满足儿子的愿望,和开飞机的赛跑。
▲我知道你不是非得赢,而是不想输
为了追上战斗机,儿子向守望先锋标识的投币处投入了一枚硬币,随着赛车的变形,所有人物都往白云上飞去,忽然画风一变,变成动画风。
而守望先锋天使的大招,是专门复活战斗阵亡队友。
这些都在含蓄的表示了赛车手爸爸已经死亡的事实。这终究不是一个好结局,它不浪漫,但是足够现实。
我想这才是这部电影背后的深意,从自我评价“高处不胜寒”的少年韩寒,转变成身材发福拍喜剧电影的中年韩导;
到一辈子都不服生活,牟着劲和生活拼命,最后取得胜利但是付出死亡代价的张弛,这都是对生活和向往的发问。
很多时候,向往和生活,是不兼容的。
▲生活和向往很多时候是不兼容的
至于怎么样的人生才是真正“飞驰的人生”,这应该是片子最终的拷问。
可能就如韩寒一样,从文字到电影,从文艺到喜剧,让生活和梦想和解,把梦想照进现实。
不要光造梦,还要实现梦,即使,实现的时候,梦有些许的打折和压缩,可这才是现代版飞驰人生的真相。
▽
写在最后
好这也是收到那条评论后我差点流泪的原因。
这么多年,从默默无名的学生到现在小有名气的写字人。
每一步路究竟是怎么走出来的,为这个梦想付出了多少,又根据实际生活,把这个梦想扭曲了多少,真的只有我自己知道。
少年依旧,热血难凉。
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里,都是柔软中带着刚毅啊,
什么是飞驰的人生?
是把梦想和生活共同放在一架天平上。
PS/
你已经是个大人了,
十年饮冰,难凉热血,
你要为梦想坚持是真的,要和生活和解,也是真的。
没有人真正体会韩寒,有经历的人,才能看懂《飞驰人生》。
Read More
▽
朵朵个人微信号:wslarunaa525
好看!新年快乐鸭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