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期回顾:
获得那场「战争」的胜利,朗格卢瓦并未从此高枕无忧,他必须面对经济上的困境,时刻不能停止找钱的步伐。不过他没有想到,「战争」之后他第一笔收入竟然是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——大学。
加拿大蒙特利尔圣乔治·威廉姆斯大学的老朋友请他去讲课,报酬不菲。当朗格卢瓦收到邀请的时候,自己都不敢相信:「你疯了吗?我是自学出身,连学士学位都没有,你想让我去当教授?」所以他拒绝了朋友的提议。
但不久后,他的态度转了一百八十度弯,居然又接受了——这对朗格卢瓦来说也是家常便饭。朗格卢瓦在圣乔治·威廉姆斯大学上了三年课,他不是全职教授,一般每隔三个星期飞过去一次,周四晚抵达,上三天课,周日晚再飞回法国。他上的是电影史课程,他开课的教室能坐七百人,次次爆满。
朗格卢瓦
他的开场白是这样的:「我不是教授,我也不懂怎么教书,我只是来给你放放卢米埃尔和梅里爱。」学生们都被震住了,他们后来发现听朗格卢瓦的课连笔记都不用写,只需要享受就行了。
当然要考试。但朗格卢瓦懒得出卷子,他就让学生去多实践。拿着摄影机,到蒙特利尔的火车站去吧,把火车进站的过程拍下来——没错,模仿一下当年卢米埃尔兄弟的是怎么做的。
卢米埃尔兄弟
俗话说教学相长,朗格卢瓦也通过上课学到了不少东西,他自己承认。学生的问题让他更加深入地思考。课堂时间规定是三个小时,但下课后他还没法休息,会有十几个最积极的学生跟着他回到宾馆房间,继续交流。比如星期六他从早上十点开始上课,要到深夜十二点才送走学生。
朗格卢瓦经常要带着拷贝去上课,但又经常没有入关文件,有一次竟然被抓了起来,海关警察以为他是土耳其革命分子!朗格卢瓦也并不要求大学为他提供头等舱机票,虽然他的身躯如此庞大,要将自己塞进经济舱的座位可真够辛苦的,但他似乎可以在任何地方睡着,吃任何东西。
1968年的朗格卢瓦年过半百,不算太老,但他的身体却大不如前了,他有痛风病,心脏也不好。但只要他站到电影课堂上,他的精力永远充沛,没有一丝枯竭的迹象。
三年之后,年近六旬的朗格卢瓦才终于觉得疲倦,不得不终止了和圣乔治·威廉姆斯大学的合作。但他仍然经常往返在大西洋两岸。朗格卢瓦喜欢北美大陆,如同许多欧洲人一样,他认为那是希望之地。所以他后来又担任过史密森尼博物院和哈佛大学的讲师。
1.合作联系邮箱:irisfilm@qq.com
2.虹膜读者微信群:加微信个人服务号hongmomgs为好友,邀请入群
往期精彩内容

156本书 156部经典电影
全面专业的解读
电影书中的“CC收藏”

《BFI经典电影细读》
点击阅读原文
或长按二维码进入
虹膜专供
七五折购买通道
